有感圆明园

关于圆明园,印象中只是停留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本上"洗劫一空""结晶""焚为灰烬"等字眼之间,停留在大水法废墟的苍凉背影之上。要说感情也仅仅是惋惜。

一直以为挑中圆明园去毁灭只是因为英法联军的便利或是巧合.并为故宫的壮丽免于辣手而侥幸.却慢慢地了解到,五代皇帝都乐于居住在圆明园,相对于圆明园故宫还只是他们厌恶的粗俗。于是突然了然于胸,对于保全的故宫清政府实是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刚在去年出了一部3D特效电影叫做《圆明园》。看过几个片段。里面的色调把握地很有古典的气息。不像是一般3D着力于构筑着希望和憧憬,而是在试图缓缓地还原与惦念。丝竹之乐的配音和那些朦胧美感的建筑,很成功地渲染出那曾经高贵的存在。

却是不存在了。

最痛心的莫过于对这一点的深切认知。相信这个影片的制作者一定是一边不断做出令自己满意的建筑效果一边越是对这个世间奇葩的消逝扼腕。这一次去了解它的历史。从缘始和格局开始。不得不惊叹于它的恢弘与博大。乾隆钦定四十景,历代皇帝的不断扩建,现在的颐和园以及北大和清华都是它的属园……看到大量的影印图片:或是当时设计者的设计手稿,或是皇帝要求当时画师完成的写实。中国的摄影艺术虽然起步晚,可是当时这些御用画师便用肉眼的透视和手头的笔力把景观复制在纸上。痛心的是在一张张华丽的记录后面附上一张现状的照片作为对比:一些闲园什么都没有留下,只剩下空旷的四野,杂草丛生;一些湖泊留下了干涸的大坑,周围长着近年才成活的芦苇;一些零散的假山布满了青苔却不复古意,尽显颓败;最不忍看见的是那隐在乱草丛中的一块残碑或是一块精美的石雕,一下子便以它背负着的隐忍与屈辱拖重你的信步。

对于额尔金这个名字,每当看到总会疾恨地咬牙切齿,总会慷慨地许下最刻毒的诅咒。在心中一次次地奢望与乞求他保留着次道德。即便劫掠了,拿不动的不动也好;即便砸了拿不动的,不要烧毁圆明园的空壳也好。这个人,却是这么狠厉而决绝地下着命令。

时不时咋现人世的圆明园遗物触痛我的神经:十二时辰自鸣喷泉之一的铜铸猴头被台湾一人士竞拍收藏;北京钓鱼台国宴宾馆门前的镇宅铜狮原也是圆明园的;更有流失外国的珍藏品不计其数。它们的价值无一例外地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那么他们当初汇聚一堂的时候,又是怎样的珍贵。三个月的熊熊烈火,滚滚浓烟翻涌而上,几十里外可见。面对这样的悲怆,人民又是怎样的慷慨和壮烈。圆明园守院大丞的投湖自尽,有识志士在茶馆拍案而起,亲王在郊外山上对园叩头不止。甚至30年以后老太监还是在故地重游时泣不成声。

那些汉白玉的基台告诉你这里是九州清晏这里是万方安和,却只有地上的足迹去缅怀与追悼;那些断壁残垣贱如瓦砾堆散四周却用其上精美的雕饰告诉你它们曾有的辉煌;大水法只留下粗鄙的几何型,再也不能在十二个不同的时辰由不同的值时生肖喷水唱出不同旋律却同样清越的歌;远瀛观孤独的背影在落日中无比寂寥,无比惆怅,它低声地讴颂着康乾盛世的历史,哭泣地控诉着英法联军的罪衍。圆明园遗址一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不足为奇。哪怕它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奢靡,但当它惨遭英法联军蹂躏的时刻,每个人都听到了打在自己脸上的耳光那一声响亮。到了这样的地方,四周的一切让你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胸中会暗涌着一股热血的波潮。比如我到了杭州的岳庙,看到岳飞坟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何辜筑佞臣。”的楹联,就呆立当场激动难平;面对风波柏,自然地祭起虔诚的敬意。我没有去过圆明园。但我想见,那平荡的荒野,又将使我怎样悲痛……

若是一把火过后只剩下了灰烬,那就吻合了小学课本里的描述。小学的课本讲故事总喜欢讲一半。譬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五壮士跳下悬崖就完了,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以为五壮士壮烈牺牲,便如之前我一直以为1860年的一把火烧完后圆明园就只剩下今天我们看到的那几支远瀛观的石柱矗立。然而惊讶的发现在1870年,1879年,1927年,1934年的部分史料照片中显示,西洋观那一片建筑由于是石材而基本上在那次焚灭中幸免于难。只是在后来才荡然无存。查阅到《重修与最后的破坏》一章,蓦然地一片悲哀。倒颇有些鲁迅先生对于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原来在清帝国遥遥欲坠的最后几年里,还是没有从贪逸的梦中惊醒而试图重现圆明园的昔日光华;而那些孜孜不倦的盗贼们,也一直没有放松对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作最后的清理和压榨。

记得那年在上海外滩,哥哥指着灯华璀璨的夜景说,现在中国有再多的钱可以造许多王府井却造不出第二个外滩,因为这里的每幢使馆的石材来自世界各地。那种自豪我在当时还不能体会。圆明园焚毁后,清政府一度要重建圆明园。却一度卡在一个很简单也很棘手的问题上:没有材料了。倾举国之力,也再也没有够粗或是够长的木材了。没有横椽木,再多的钱,也堆不出一座大殿。过了好久,皇族才去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圆明园永远地失去了。于是我也就突然领悟过来,能夸耀像这样的一种存在是多么幸福的事。